在孫宏斌入主樂視網(300104)之后,樂視網與樂視控股間的關系開始緊張起來,最近雙方更是“隔空嘴仗”不斷。
前有,賈躍亭1月2日中午回函北京證監(jiān)局稱已與樂視網充分溝通形成債務解決意向,結果樂視網當日晚間公告“打臉”表示,尚未形成可執(zhí)行的整體債務解決方案。
1月19日午間,樂視網公告稱終止收購樂視影業(yè),原因則直指樂視控股持有樂視影業(yè)股權凍結不能解除以及樂視控股對樂視影業(yè)債務無解決方案,導致交易無法推進或無法獲得批準。同時,樂視網還公告稱,擬終止此次公司名稱、證券簡稱變更事項。樂視網曾公告表示,公司擬更名“新樂視”。
同日晚間,樂視網再度給賈躍亭“算總賬”。樂視網公告稱,賈躍亭、樂視控股以及聯合其它方共同為上市公司及子公司提供擔保的總額為14.17億元。此外,樂視網預計2017年出現虧損,并提示公司存在的九大風險。
不過對于外界最為關注的復牌時間問題,樂視網仍未公布。香頌資本執(zhí)行董事沈萌認分析,隨著重大資產重組終止,樂視網將沒有繼續(xù)長期停牌的理由。
籌劃兩年 樂視影業(yè)注入終告失敗
在此番宣布終止收購樂視影業(yè)之前,樂視影業(yè)注入樂視網的重組已經籌劃了兩年多時間。
2015年12月5日,樂視網啟動樂視影業(yè)注入項目,擬以現金和發(fā)行股份相結合的方式購買樂視影業(yè)100%股權。
2016年5月,樂視網公布收購樂視影業(yè)預案,當時對其估值達98億元。預案更是曝出張藝謀、孫紅雷、黃曉明、李晨、孫儷、鄧超、劉濤、李小璐、賈乃亮等一眾明星突擊入股樂視影業(yè),以期借上市之機身價翻番。
不過,這些都隨著2016年底樂視危機的爆發(fā)而徹底失去了控制。
2016年11月8日,樂視網公告稱,將重新協調重組的交易價格,不排除下調樂視影業(yè)的交易價格。
在一波連續(xù)下跌以后,2017年4月16日,樂視網發(fā)布公告稱,擬調整收購樂視影業(yè)方案,股票自4月17日上市開始起停牌。此后樂視網停牌九月余。
2017年7月5日,樂視網公告稱,樂視控股已將其所持有樂視影業(yè)21.8%股權質押給融創(chuàng),同時已被司法凍結。
2017年12月25日,樂視網公告稱,天津嘉睿擬對樂視影業(yè)增資,增資完成后,天津嘉睿持有樂視影業(yè)40.75%股權,為第一大股東;樂視控股持有標的公司16.36%股權,為第二大股東。就此,融創(chuàng)控制樂視影業(yè)。而在此之前,原樂視系“老人”樂視影業(yè)CEO張昭已被孫宏斌收歸麾下。
不過,最后這一切努力都以失敗告終。2018年1月19日午間,樂視網公告稱,董事會通過了關于終止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的議案。也就是說,樂視網收購樂視影業(yè)告吹。
至于樂視網終止收購樂視影業(yè)的原因,樂視網解釋稱,樂視控股此前已出具承諾,承諾其將在此次交易向證監(jiān)會申報前解除樂視影業(yè)股權存在的質押、凍結等權利限制,并保證在交易實施前不產生新的質押、擔保、被司法凍結、查封或設置任何其他權利限制,但截至目前,由于樂視控股因對外借款及擔保導致資產被大量質押和凍結,樂視控股所持樂視影業(yè)21.81%股權目前仍處于司法凍結狀態(tài)。同時,樂視影業(yè)尚存有對其關聯方樂視控股的17.1億元其他應收款。
考慮到樂視控股短期內提出實質解決方案存在不確定性,樂視控股持有樂視影業(yè)股權凍結不能解除且關聯方其他應收款問題遲遲未能解決導致交易無法推進或無法獲得批準,此次重大資產重組暫不具備實施基礎。樂視網決定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沈萌則認為終止可能另有原因,“融創(chuàng)入主樂視網之后仍然推動樂視影業(yè)注入上市公司,核心目的是為自己對樂視系的投資盡早證券化,保護自身的投資,但是目前來看樂視影業(yè)資產質量并不特別優(yōu)質,即使勉強注入對于上市公司業(yè)績也可能并無太大提升,加之目前監(jiān)管機構對于影視類資產收購態(tài)度較為審慎,因為樂視影業(yè)注入樂視網在當前不太可行。當然,也不排除其他條件在現階段不太恰當造成。”
樂視網業(yè)務轉型或受打擊
對于此次終止收購樂視影業(yè)的影響,樂視網給出的答案是,此次交易的終止不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造成不利影響,也不會影響公司的發(fā)展戰(zhàn)略。
就此事的后續(xù)影響,記者咨詢多位樂視網人士,對方均未予以答復。不過,就此前孫宏斌對樂視網的規(guī)劃看,終止收購樂視影業(yè)或對樂視網業(yè)務轉型造成打擊。
在2017年8月17日孫宏斌召開的樂視網高管閉門會上,樂視網當時制定的新運營策略,將業(yè)務重點集中于樂視視頻、電視、云平臺和影業(yè)四塊。其中,影業(yè)作為樂視網一直以來缺失的內容提供方,是樂視網業(yè)務轉型的重要砝碼。
而2017年9月27日的樂視網更名公告中,樂視網對擬更名后的“新樂視”的定義是,樂視網經過2017年上半年的一系列戰(zhàn)略調整,繼承以用戶體驗為核心、“平臺+終端+內容+應用”的生態(tài)理念,集中資源聚焦大屏生態(tài)優(yōu)勢領域,結合分眾自制和內容開放的內容戰(zhàn)略,并輔以互聯網金融服務的手段,打造以智能電視為核心的大屏互聯網家庭娛樂生活。
雖然,以樂視影業(yè)為代表的內容板塊,在孫宏斌主導下的樂視網業(yè)務轉型中占據重要位置,但是在現實情況下,終止收購樂視影業(yè)之后,樂視網業(yè)務轉型或繼續(xù)“瘸腿”進行,維持原來樂視網硬件為主的業(yè)務導向。
再提九大風險 否認賈躍亭為公司擔保百億
在午間公告終止收購樂視影業(yè)之后,晚間樂視網又連發(fā)幾道公告。
一方面,樂視網預計2017年出現虧損,提示公司存在的九大風險;另一方面,否認賈躍亭為公司擔保百億。
2017年前三季度大幅虧損之后,樂視網2017年全年虧損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事。
1月19日樂視網晚間公告,預計公司2017年全年累計凈利潤為虧損。此外,樂視網還提示公司存在的九大風險:
公司實控人可能變更的風險;
部分關聯方應收款項存在回收風險;
賈躍亭、賈躍芳未履行借款承諾導致公司現金流緊張的風險;
公司現有債務到期導致公司現金流進一步緊張的風險;
公司2017年業(yè)績大幅下滑的風險;
公司部分業(yè)務業(yè)績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的風險;
公司對外投資的風險;
募集資金用途改變的風險;
以子公司股權質押并對外擔保的風險等風險事項。
其實,這并非樂視網首度對外提示公司的眾多風險。在2017年半年報中,樂視網也曾詳述公司面臨的九大風險。
彼時,樂視網提示的九大風險分別是:
公司盈利波動風險;
實控人變更風險;
公司現金流緊張風險;
潛在訴訟帶來的風險;
并購重組整合風險;
互聯網視頻內容監(jiān)管的政策風險;
應收款項回收風險;
資產負債率較高風險以及無形資產減值風險等。
兩相對比,可以發(fā)現樂視網如今提示的風險重點放在了賈躍亭之上。
在部分關聯方應收款項存在回收風險這一風險提示中,樂視網稱,自2016年以來,公司通過向賈躍亭控制的關聯方銷售貨物、提供服務等經營性業(yè)務及代墊費用等資金往來方式形成了大量關聯應收和預付款項。截至2017年11月30日,上述關聯方對上市公司的關聯欠款余額達到75.31億元。
而在賈躍亭、賈躍芳未履行借款承諾導致公司現金流緊張的風險中,樂視網解釋稱,截止目前,賈躍亭對公司承諾借款實際余額為0元。賈躍芳對公司實際借款余額為11.01萬元。也就是說,賈躍芳賈躍亭姐弟違反承諾,提前將承諾借予上市公司的款項幾乎全數收回。
樂視網稱,該違反承諾的行為直接或間接導致公司運營資金安排出現嚴重缺口,公司現金流緊張,公司經營持續(xù)惡化,進而引發(fā)一系列債務違約和訴訟。
除了提示的九大風險直指賈躍亭,樂視網在澄清公告中也將矛頭對準了賈躍亭夫婦。
公告中提及的傳聞是,有部分網絡媒體報道《甘薇發(fā)聲明:將負責賈躍亭在國內的債務問題》等文章中聲稱:“老賈減持股票的錢(減持所得97億,繳稅20億)和質押股票的貸款(質押貸款余額69億,2014年至今利息支出17.4億),股權投資約16億,經營投入約152億。不但沒用于個人及家庭使用,還替公司擔保100多億,個人及家庭兩套房產和資產都被凍結,負債累累。我將與債務小組全力以赴解決債務問題。”
樂視網就此澄清表示,截止1月19日,上市公司存續(xù)的各項借款中,賈躍亭、樂視控股以及聯合其它方共同為上市公司及子公司提供擔保的總額為14.1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