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曾經非常成功的餐飲創(chuàng)業(yè)者告訴我,這兩三年,他們虧光了這十幾年來的所有積蓄;還有人將房子抵押、向銀行貸款、向身邊的朋友借款、甚至向員工借款,已經負債累累;很多人和我說,他的企業(yè)已經活不過下個月了;還有人已經在打5折、打1折融資了,只求保“命”......
2021年11月,海底撈宣布關店300家:全年營收411.1億,經營利潤-39.8億元,相比2020年門店凈增長145家,達1,443家(大陸地區(qū)由2020年1,205家增加至2021年的1,329家),實際到2022年5月,一共關店314家。
同時又有一些讓人驚訝的數字:
2021年百勝中國的報表依然亮眼:98.5億美元的營收,13.9億美元的經營利潤,門店凈新增長1,282家,平均每天新增5家門店,新進入160+城市;
太二依然逆勢發(fā)展:全年營收32.9億,門店層面7.2億經營利潤,門店凈增長117家達到了350家的規(guī)模,平均每3天新增1家。
整個咖啡賽道如火如荼:根據窄門餐眼統(tǒng)計,2021年咖啡領域的融資數量和金額是餐飲賽道里最多的。至2022年5月凈增加近萬家咖啡店,如今中國已經有10.4萬家咖啡店。
我們統(tǒng)計完中國所有品類的品牌后,看到:烤肉烤串、湘菜小炒、粵菜茶餐廳、米粉面條、餃子餛飩、炸雞漢堡、帶餐酒館、佐餐與休閑鹵味、新中式烘焙、新零食連鎖、社區(qū)生鮮連鎖等門店規(guī)模依然保持了持續(xù)增長,但各地方菜正餐幾乎發(fā)展停滯,江浙菜連續(xù)出現高負增長,茶飲、小吃、麻辣燙、日式拉面、西餐、火鍋賽道非常疲軟。
所有的餐飲創(chuàng)業(yè)者都需要思考一個問題:構成差別的根本點到底是什么?如何才能穿越周期,實現逆勢生長?
我希望你帶著思考來讀這份報告。
回顧與驗證:中國餐飲連鎖化、資本化大趨勢沒有改變,依然在加速中
創(chuàng)新從來不是天賦,是絕境的思考 | 中國餐飲業(yè)第一份投融資報告
99%資金都流向了…| 中國餐飲報告
中國餐飲數誰強,都在這一篇里了|全網首發(fā)
2萬字解讀2020中國餐飲,洞見4大趨勢|全網首發(fā)
據窄門餐眼全面統(tǒng)計:2021年,餐飲行業(yè)發(fā)生可供觀測的投融資事件達到近400起,披露的融資總金額超過500億元人民幣,另有近百起投融資事件未公開融資金額。
2022年,某些維度正在被重構,一些規(guī)則也正在被改寫。而我希望,你能看見!
數據解讀:餐飲行業(yè)到底有什么變化?
1.全國宏觀數據
① 開關店
疫情時代,非常少的餐飲品牌賺到錢,疫情的影響超出了大家的預期。
2019年,全國門店數為999萬家;
2020年,全國門店數為879萬家,凈減少120萬家,但是通過后半年的一系列措施:如人員優(yōu)化、稅收減免、租金減免,餐飲企業(yè)在下半年撐住了;
2021年,全國門店數為863萬家,繼續(xù)減少16萬家,疫情沒有結束,有些餐飲人已經摩拳擦掌;
2022年初略有回升,很多餐飲人制定了宏偉計劃,全國門店數回到898萬家,凈增長36萬家,機會主義開始付出沉重代價。3-4月,營收快速下落。
② 餐飲收入
我們再來看一下餐飲收入變化。整體來看,2022年1-2月餐飲收入超過2019年,但受疫情再次爆發(fā)的影響,本來2021年已經逐漸恢復的餐飲市場又受到強大的打擊。2022年3月和4月的收入僅有2,935.3億元和2,608.9億元,同比增長為-16.4%、-22.7%。
危機未必會讓一個企業(yè)死亡,砍掉負向現金流門店、保持最低成本狀態(tài)運營,依然可以活下去。
有時,機會主義,才是企業(yè)深陷困境甚至死亡的核心原因!
2.全國各品類規(guī)模、增長與評價排名的變化
在中國餐飲行業(yè),品類非常多樣性,顧客需要的價值創(chuàng)造也各有不同。
① 正餐類
(1)火鍋類
火鍋是中國餐飲行業(yè)中營收規(guī)模的第一大品類,2021年市場規(guī)模達到5,500億元。
之所以成為餐飲第一大品類,也跑出了曾經千億市值的品牌,這都與火鍋去廚師化、供應鏈難度低、受眾廣泛且成癮性強相關。
火鍋按照味型可分為多個細分賽道,其中辣鍋是規(guī)模最大的味型,可以容納多個上市品牌:全國通吃,有成癮性,味道的核心在于底料/湯底的差異而非食材。
第二名的潮汕牛肉火鍋對供應鏈要求極高,味道的核心在于牛肉本身,鮮肉比凍肉更不具有規(guī)模效應,門店現切的傳統(tǒng)加重人力。但健康飲食的需求持續(xù)存在,市場規(guī)模不小,已經建立供應鏈壁壘的公司將吃下大部分市場。
第三名是豬肚雞火鍋、椰子雞火鍋,標準化程度高,豬、雞均是供應鏈極其成熟的大品類食材,符合健康趨勢需求,有規(guī)?;l(fā)展基礎,但是味型的成癮性較弱,味型的差異化很小,市場總量會有限。
第四種是老北京火鍋,投資價值最低,湯底一鍋清水,沒有差異化,食材以羊肉為主,區(qū)域局限,切入南方很難。
火鍋類在全中國目前的營業(yè)中門店數為517,455家(約51.7萬家),2021~2022年5月新開店數269,080家(約26.9萬家),關店數265,424 家(約26.5萬家 )。
規(guī)模排名:“海底撈火鍋”以現有門店數1,315家位于火鍋品類第一;排在第二的“王婆大蝦”,現有門店數為918家;“呷哺呷哺”以828家門店數位居第三。
用戶口碑排名:“巴奴毛肚火鍋”(81家)以口碑指數950.4分位居第一名。位列第二、第三的分別是撈王(147家)和左庭右院(105家)。
餐飲的本質是好吃,而巴奴就是一家以產品主義為核心的火鍋品牌,其站在海底撈的服務主義的對立面最早提出“服務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湯才是”,后升級到“服務不過度,樣樣都講究”,后端供應鏈提出“能天然不添加、能冷鮮不冷凍、能當天不隔夜”的理念,成為這一年半品牌勢能最高的火鍋品牌。也因此實現了極高的品牌忠誠度,排隊絡繹不絕。
凈增長排名:第一名是“楠火鍋”,凈增長226家,門店數達到了250家,這是目前市場上最有年輕化特質的火鍋品牌;第二名的是“劉記光大火鍋雞”,凈增長170家,門店數達到了192家;排在第三名的是“七七地攤火鍋”,凈增長165家,門店數達到了165家,也是首次入圍的湘味火鍋。
湘味火鍋里還出現了“大斌家串串火鍋”和“洞氮胡記”兩個品牌,分別在2020年、2021年有著較高的增長,湘味火鍋是否會迎來更多可能性,未來可期。
2021年初的報告中,我所擔心的依靠明星流量的加盟模式是否可持續(xù),在2021年-2022年上半年的數據中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歷年的數據反復告誡我們:火鍋品類開店不論規(guī)模、不論速度、不論網紅,產品品質與用戶口碑才是王道。對于正餐屬性的火鍋品牌,最重要的還是開一家成一家,而不是速度。
“海底撈”的主動關店使其成為關店第一名,為314家。但是我們依然認為“海底撈”是值得敬佩的火鍋品牌,勇敢面對問題,我們祝福海底撈早日走出困境,繼續(xù)引領中國餐飲。
火鍋品類最受歡迎的菜品是牛肉、毛肚、羊肉、肥牛、鴛鴦鍋、紅糖糍粑、蝦滑、吊龍、鴨血等。
在這里,我要特別提一下紅糖糍粑,因為在后面很多品類中都出現了紅糖糍粑……我很好奇,它是因為產品出圈、還是價格出圈。
(2)燒烤類
燒烤是正餐中2021年熱度較高的品類,數個連鎖燒烤品牌相繼完成融資。
在正餐中,燒烤的標準化難度僅次于火鍋,供應鏈難度比傳統(tǒng)中餐更低,共約48萬家的門店、2500億的燒烤盤子,這樣的數字也讓人充滿想象力。
我們將燒烤分為烤串和烤肉類。
烤串類
烤串類在全中國目前的營業(yè)中門店數為363,014家(約36.3萬家),2021~2022年5月新開店數218,748家(約21.9萬家),關店數185,019家(約18.5萬家),凈增長33,729家(約3.4萬家)。燒烤品類瘋狂增長。
規(guī)模排名:“串意十足燒烤店”以現有門店數622家位于烤串品類第一;排在第二的“瘋狂烤翅”現有門店數為610家;“燒烤研究所”以566家門店數位居第三。
用戶口碑排名:“嘿叔燒烤”(11家)門店以口碑指數946.8分位居第一名,“豐茂烤串”(57家)和“很久以前”(80家),分別以940.6分和939.8位居第二、第三名,兩個品牌均兼具規(guī)模與好評,低關店率。
凈增長排名:第一名是“燒烤研究所”,凈增長495家,門店數達到了566家;第二名的是“夜貓子小黃魚”,凈增長246家,門店數達到了555家;排在第三名的是“串意十足燒烤店”,凈增長197家門店,門店數達到了622家。
烤串品類關店第一名為175家。
烤串品類最受歡迎的菜品是羊肉串、五花肉、烤茄子、牛肉串、生蠔等。其中有一個素菜品類特別受歡迎,那就是烤茄子。
烤肉類
烤肉類在全中國目前的營業(yè)中門店數為115,849家(約11.6萬家),2021~2022年5月新開店數69,515家(約6.9萬家),關店數55,663家(約5.6萬家),凈增13,852家(約1.4萬家)。疫情期間,大家對肉食的渴望超乎我們的想象。
規(guī)模排名:“九田家黑牛烤肉料理”以現有門店數1086家位于烤肉品類第一;排在第二的“酒拾烤肉”現有門店數為556家;“小豬查理烤肉”以501家門店數位居第三。
用戶口碑排名:“厚貞日式烤肉”(21家)以口碑指數958.4分位居第一名,“松魚亭和牛燒肉”(13家)和“肉祭燒肉一番”(11家)分別以955.2分和954分位列第二、第三名。
凈增長排名:第一名是“小豬查理烤肉”,凈增長362家,門店數達到了501家;第二名的是“酒拾烤肉”,凈增長221家,門店數達到了556家;排在第三名的是“北木南烤肉和酒”,凈增長220家門店,門店數達到了342家。
九田家的增速已經掉出前三,酒拾烤肉速度放緩,小豬查理迅速上位。希望小豬要堅強,守住戰(zhàn)果。北木南也也在默默成長。
烤肉品類關店第一名為205家。
烤肉品類最受歡迎的菜品竟然是生菜、五花肉、南瓜粥。
(3)地方菜
與火鍋、燒烤相比,地方菜集中度很低,超過100家門店已然算是規(guī)模很大的地方菜品牌。地方菜要設置很多SKU(單品)來滿足正餐消費者對“豐富”和“美味”的雙重需求,有時還要一些地方特有食材,這都給供應鏈和后廚標準化帶來了難度。
再加上中餐“眾口難調”的天然特性,地方菜呈現高度分散的格局,西貝是地方菜中規(guī)模最大的品牌,也不過362家門店,和其他正餐品類相比依然不高,但受客單價影響,營收規(guī)模依然可觀。
在很多地方菜系里,都有A股港股的上市企業(yè),粵菜里里有“廣州酒家”、“唐宮”,江浙菜里有“小南國”、準上公司“綠茶餐廳”,西北菜里有“九毛九”,魯菜里有“全聚德”,徽菜里有“同慶樓”,還有一系列的新三板上市公司,在此不一一列舉。
川菜類
川菜類在全中國目前的營業(yè)中門店數為173,672家(約17.4萬家),2021~2022年5月新開店數71,496家(約7.1萬家),關店數90,976家(約9.1萬家),負增長19,480家(約1.9萬家)。2021年負增長是最多的,2022年相對較好。
規(guī)模排名:“周麻婆”以現有門店數196家位于川菜品類第一;排在第二的“秘覺”現有門店數為154家;“徐鼎盛民間菜”以120家門店數位居第三。“眉州東坡酒樓”現有門店數67家,相比2021年增加了5家,它依然是人均消費超過100元的川味地方菜品牌規(guī)模第一名。
用戶口碑排名:“陶德砂鍋”(11家)以口碑指數959分位居第一名,我特別喜歡他們的產品和服務。“Fu先生在成都”(14家)和“老板戀上魚”(29家)分別以945分和939分位居第二、第三名。
過去川菜最大的問題就是有規(guī)模的無用戶好評、品牌力弱,有好評的卻無規(guī)模。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凈增長排名:第一名是“肖四女樂山蹺腳牛肉”,凈增長101家,門店數達到了105家;第二名的是“阿寶水煮魚”,凈增長87家,門店數達到了87家;排在第三名的是“椒愛·水煮魚川菜”,凈增長65家門店,門店數達到了104家。
川菜品類關店第一名為41家。
川菜品類最受歡迎的菜品依然是毛血旺、酸菜魚、宮保雞丁、麻婆豆腐、夫妻肺片等。
湘菜類
湘菜類在全中國目前的營業(yè)中門店數為91,015家(約9.1萬家),2021~2022年5月新開店數46,997家(約4.7萬家),關店數42,598家(約4.3萬家),凈增4,399家。它的特色是直營品牌較多。
規(guī)模排名:“彭廚”以現有門店數268家依然位于湘菜品類第一,去年是458家;排在第二的“廚嫂當家”現有門店數為214家;“毛家飯店”以188家門店數位居第三,新三板上市公司望湘園跌落到41家門店。
用戶口碑排名:“費大廚”(60家)以口碑指數916.8分位居第一名。與巴奴毛肚火鍋一樣,其堅持大廚現炒的產品主義,客戶復購高,深受消費者喜愛。“炊煙小炒黃牛肉”(31家)和“農耕記·湖南土菜”(51家)分別以902分和886.2分位居第二、第三名。
凈增長排名:第一名是“蘭湘子”,凈增長70家,門店達到了90家;第二名的是“楊掌柜辣椒炒肉”,凈增長31家,門店43家;排在第三名的是“胡子大廚”,凈增長27家門店,門店45家。
湘菜品類關店第一名為198家。
湘菜品類最受歡迎的菜品是小炒黃牛肉、剁椒魚頭、農家小炒肉、辣椒炒肉。辣椒炒肉成了最受歡迎的湘菜品類。
自從費大廚定位“辣椒炒肉”后,炊煙相繼推出了“小炒黃牛肉”的戰(zhàn)略,全國各地迅速刮起來小炒肉、辣椒炒肉、小炒黃牛肉的湘菜風,剁椒魚頭也不甘示弱,湘菜大軍正挺進全國。
粵菜類
粵菜類在全中國目前的營業(yè)中門店數為132,139家(約13.2萬家),2021~2022年5月新開店數64,031家(約6.4萬家),關店數52,879家(約5.3萬家),凈增11,152家(約1.1萬家)?;洸税l(fā)展很好,核心依靠茶餐廳。
規(guī)模排名:“太哼冰室”以現有門店數97家位于粵菜品類第一;“太興餐廳”掉落第二名現有門店數為86家,2020年為105家;“避風塘-茶餐廳”以79家門店數位居第三。上市公司唐宮29家、廣州酒家21家、陶陶居27家。
用戶口碑排名:“潮界”(15家)以口碑指數938分位居第一名。“大樹餐廳”(11家)和“尚一湯”(18家)分別以934.2分和922.6分位居第二、第三名。
凈增長排名:第一名是“太哼冰室”,凈增長65家,門店數達到了97家;第二名的是“克茗冰室”,凈增長43家,門店數達到了45家;排在第三名的是“九記冰廳”,凈增長42家,門店數達到了43家。
茶餐廳的供應鏈成熟度越來越高、客單價較低、菜品豐富度大,可以全時段經營,成粵菜類餐廳的第一增長點,拉動了整個中國粵菜的規(guī)?;?/span>
粵菜品類關店第一名為30家。
港式茶餐廳最受歡迎的菜品是干炒牛河、金莎海蝦紅米腸、冰火菠蘿油、豉汁蒸鳳爪。
江浙菜類
江浙菜類,我們分析時包含了上海本幫菜、杭幫菜、淮揚菜等,因為口味有極大的相似性。
江浙菜類在全中國目前的營業(yè)中門店數為134,868家(約13.5萬家),2021~2022年5月新開店數35,114家(約3.5萬家),關店數49,384家(約4.9萬家),負增長14,270家(約1.4萬家)。2021年和2022年都在負增長。
規(guī)模排名:“綠茶餐廳”以現有門店數240家位于江浙菜品類第一;排在第二的“外婆家”現有門店數為100家;“南京大牌檔”以86家門店數位居第三。港股上市公司小南國還剩37家。
用戶口碑排名:“新榮記”(16家)以口碑指數961分依然位居第一名,其旗下還有子品牌“榮小館”(11家);“石上百味”(12家)、“小廚娘淮揚菜”(39家),分別以937.2分和935分位居第二、第三名。
凈增長排名:第一名是“綠茶餐廳”,凈增長61家,門店數達到了240家;第二名的是“老鴨集”,凈增長23家,門店數達到了36家;排在第三名的是“弄堂小籠包”,凈增長15家門店,門店數達到了65家,這是一家以小籠包為特色的上海本幫菜餐飲品牌。
江浙菜無論是從規(guī)模、口碑、增長的排名,基本都沒有變化。
江浙菜品類關店第一名為21家。
江浙菜品類最受歡迎的菜品是松鼠桂魚、響油鱔糊、外婆紅燒肉、糖醋里脊,讓人口水直流。
西北菜類
西北菜類目前在全中國的營業(yè)中門店數為64,644家(約6.4萬家),2021~2022年5月新開店數33,780家(約3.4萬家),關店數27,491家(約2.7萬家),凈增6,289家。
規(guī)模排名:“西貝莜面村”以現有門店數362家位于西北菜品類第一;排在第二的“九毛九西北菜”現有門店數為83家;“北疆飯店”以67家門店數位居第三。
用戶口碑排名:“晉家門”(32家)以口碑指數927.6分位居第一名。“西貝莜面村”(362家)和“遇見長安”(15家)分別以921.4分和920分位居第二、第三名。
西貝依然是西北菜里唯一的亮點,是規(guī)模和口碑兼具的品牌。2021年預制菜成為餐飲食品行業(yè)共同熱議的話題,西貝推出的賈國龍功夫菜也開始嘗試外賣門店模式,期待其下一次報告成績。
凈增長排名:第一名是“陳聚德牛肉”,凈增長33家,門店數達到了49家;第二名的是“唏嘛香·金城牛大”,凈增長15家,門店數達到了23家;排在第三名的是“陜老九”,凈增長14家門店,門店數達到了19家。
西北菜品類關店第一名為35家。幾個頭部品牌均處于停止增長的狀態(tài),眾多小品牌崛起。西貝依然是規(guī)模和口碑兼具的品牌。
西北菜品類最受歡迎的菜品是羊肉串、大盤雞、西貝面筋、黃米涼糕等。
魯菜類
我們分析魯菜類時,包含了北京菜及所有烤鴨類菜系。魯菜類在全中國目前的營業(yè)中門店數為78421家(約7.8萬家),2021~2022年5月新開店數40,415家(約4萬家),關店數36,102家(約3.6萬家),凈增4,313家。
規(guī)模排名:“守柴爐烤鴨”以現有門店數335家位于魯菜品類第一;排在第二的“劉福記·北京烤鴨”現有門店數為183家;“全聚德”以86家門店數位居第三。其中曾經規(guī)模第一的“金百萬”僅剩38家。
用戶口碑排名:“京華煙云·北京牡丹烤鴨”(5家)以口碑指數960.2分位居第一名。“魯采LU STYLE”(6家)和“提督·TIDU”(5家)分別以954.6分和953.8分別位居第二、第三名。四季民福(21家)951.8分位列第四名,但如果把評價門檻調整到10家以上,那它依然口碑第一名。
凈增長排名:第一名是“劉福記·北京烤鴨”,凈增長58家,門店數達到了183家;第二名的是“守柴爐烤鴨”,凈增長42家,門店數達到了335家;排在第三名的是“樂鴨宋北京烤鴨”,凈增長23家門店,門店數達到了37家。
魯菜品類關店第一名為63家。A股上市公司全聚德首次出現了7家負增長。
魯菜品類最受歡迎的菜品是烤鴨、宮保雞丁、小吊梨湯。